苦路(Via Dolorosa), 源於拉丁文, 意思是「受苦的道路」。這是紀念耶穌釘十架前所走過的一段路, 路線從祂被判刑、背十字架步向各各他, 到被釘十架為止。
 
苦路起源自中世紀的教會為豐富朝聖者的屬靈經驗而設計的禱告和默想的行程。朝聖者完成這趟心靈之旅後, 他們便將行苦路的屬靈經驗向教會分享, 漸漸成為教會在預苦期, 用來默想和紀念耶穌釘身十字架的操練。現時西方教會公認的苦路十四站, 經歷了幾個世紀的修訂。十四站其中五個站(第三、四、六、七、九站)聖經並沒有記載, 只是根據教會傳統而訂立。
 
仔浸在今年預苦期以苦路十四站作為默想的方向, 默想耶穌所受的痛苦, 默想祂的愛。這條耶路撒冷舊城內約600公尺的街道, 耶穌並非獨自走, 路上站滿了人, 充滿了人聲, 但耶穌卻非常孤寂, 身心受盡折磨。
你願意與耶穌同走這條苦路嗎?
 
苦路第一站:耶穌受審
 
苦路第二站:耶穌背十字架
 
苦路第三站:耶穌第一次跌倒
 
苦路第四站:耶穌遇見母親
 
苦路第五站:西門助耶穌背十字架
 
苦路第六站:女子擦耶穌的臉
 
苦路第七站:耶穌第二次跌倒
 
苦路第八站:耶穌向婦女說話
 
苦路第九站:耶穌第三次跌倒
 
苦路第十站:耶穌被剝去衣服
 
苦路第十一站:耶穌被釘十字架
 
苦路第十二站:耶穌死在十字架上
 
苦路第十三站:把耶穌從十字架上缷下
 
苦路第十四站:耶穌被埋葬
 
Saturday the 25th . Aberdeen Baptist Church - - Joomla Site Templates